篮球 足球 综合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体育 > 综合

研究发现:马拉松跑多了可能影响婚姻

时间:2025-10-18 13:10:34 来源:陆弃

文︱陆弃

马拉松,这项被无数人视为健康、坚持与自我挑战象征的运动,似乎总带着光环。清晨的跑道上,跑鞋踩碎了露水,也踩碎了城市的寂静,你会以为这是身心的洗礼,是对生活的掌控,是对焦虑的主动对抗。然而,最新研究告诉我们,这条跑道可能通向意想不到的深渊。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调查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实:连续参加马拉松的中年人,并非全然受益于耐力训练,他们中的一部分,比普通人更容易陷入焦虑与抑郁。

伦迪和他的同事调查了来自22个国家的576名四五十岁的马拉松爱好者。最初,94%的人认为跑步让他们感觉良好,可当严谨的心理测评落下帷幕时,25%的受访者测试结果让人心惊。这意味着,四分之一的人在享受跑步的同时,却悄悄积累着心理风险。约8%的跑者被归类为临床抑郁症或重度焦虑症高危人群。跑步,这项看似健康的运动,在这些人的生活中,并非单纯乐趣,而是一个压力与倦怠的温床。



运动心理学专家指出,耐力训练本应带来情绪上的积极反馈,可当训练成为压力应对机制而非乐趣所在,它就可能把跑者推向心理边缘。训练占据了清醒时光,从饮食到睡眠,从社交到工作,所有日常都被跑步重构。每一次里程数的叠加,不仅增加了身体负荷,也在悄无声息中拉开了跑者与家人之间的距离。

阿曼达·梅杰提到,马拉松、铁人三项乃至高尔夫,这些运动能形成神经生物学的反馈回路,让人感觉良好,激励你一次次投入其中。但如果这份投入变成了对家庭的消耗,夫妻关系、亲子互动便可能被牺牲。跑步新手常经历身份转变,沉浸于“跑步社交世界”,慢慢地,你会发现,生活的另一半似乎被排在了训练日程之外。



以色列温盖特学院的研究进一步强调,婚姻可能因此破裂。这并非危言耸听,而是训练占据了大量清醒时间的真实写照。准备马拉松的过程耗费精力,从晨跑到夜跑,从计划饮食到监控数据,每一分一秒都在为比赛做铺垫。跨过终点线的瞬间的确可以让人兴奋,但兴奋过后,情绪的空洞会悄然袭来。奖赏不再延续,倦怠感却仍在蔓延。

伦迪提醒跑者,警惕过度训练、运动依赖以及过高压力,留出恢复身心的时间,让跑步成为乐趣而非强迫症。梅杰也用自己的经验提醒:马拉松不应该主宰生活,她在2011年跑完马拉松后决定暂缓,直到孩子长大、空闲时间增多,再重拾跑鞋。她强调,训练后,不要只谈跑步进度,要把生活带回对话中,让伴侣感受到共享的生活节奏。因为即便伴侣表面支持,也可能在默默保持沉默,只因表达不同意见会触发争执,而另一方则感到被忽略。



跑步与婚姻、跑步与心理健康、跑步与社交生活的关系,就像一条蜿蜒的跑道,越向前,曲折越多。热爱跑步的你,要学会分寸:在享受挑战的同时,别让跑鞋踩碎了生活里真正重要的东西。别让耐力赛成为孤独的试炼,不要用奔跑逃避困境,而是让它成为与你生活和谐共舞的一部分。

当你下一次系紧鞋带,准备迎接晨曦的第一缕光线时,想一想,这条跑道是否也留给了家人、朋友、你的心灵一片呼吸的空间。马拉松不仅是距离的累积,也是生活智慧的考验。训练的每一步,都应带着对自我、对家庭、对心理健康的责任。跑得快,固然令人骄傲,但如何跑得稳,如何跑得不丢掉生活的温度,才是马拉松真正的意义。

热门数据

更多

相关信息

相关集锦

热门TAG
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6019235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