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物简介:丁成宽,男,1965年8月出生,现居住在亳州市谯城区颜集镇,是颜集镇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。
事迹简介:丁成宽是谯城区颜集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,4月5日发生意外,“左脚脚踝骨折,右手骨头断了”,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,但仅仅过了20天,丁成宽就拄着拐杖来到学校帮忙印刷考试试卷忙着上课,“学生需要我,我也放不下学生们。”

正文:
每天带病来回奔波
5月16日早上,丁成宽老师正在办公室备课,“下节是我的语文课,马上就要上课了”,丁老师拿起旁边的拐杖放到腋下努力站立起来,“不好意思了,不能招呼你了。”勉强站立起来的丁老师向记者说道。
到了教室,丁老师将拐杖放到黑板旁边,用右脚跳了几步走到讲台中间,站着给学生们讲课。因为左脚不能着地,丁老师所有的重量和身体旋转全部落到右脚上,实在累得不行,丁老师也会坐在讲台的椅子上为学生上课。
当记者问丁老师为什么坚持带病上课时,丁老师憨厚地笑着说:“我是周三摔倒的,结果周六去看望我的家长去了两车,基本上班里学生的家长都去了,当时非常感动,没想到那么多人惦记着我。家长那样对我,我还说什么呢?一定要把他们孩子教好。”
丁老师的家在颜集集镇西边的郭桥村丁李园自然村,离学校有三四公里的路程,每天坚持回家,“有时工作忙也在学校里住”。记者看到,丁老师的办公室被隔成了两部分,靠门的部分是办公区,里面的部分成了休息区,放了一张床,床上有被子。
因为需要继续养伤,丁老师现在每天放学都要回家,“现在不能骑二轮电动车,都是骑三轮电动车,二轮的腿脚不方便落地,所以换个三轮的。”
用爱温暖每个学生
丁老师不仅责任心强,教学成绩也非常突出。“全镇语文考试评比,基本上我带的班每次都在前三名,第三名少点,第一、第二的时候多点。”全市优秀教师、全市先进班集体、谯城区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丁老师都曾获得过。
不过,相对于荣誉,丁老师更在乎的是学生的成长和成才。2006年,丁老师从其他班接收了一个患有唇裂的女学生,从小被遗弃,家里只有养父和奶奶。丁老师很同情小女孩,经常给她买笔和本子,还为她申请了贫困补助,学校有慰问活动也会照顾她。
2008年,国家对唇裂儿童减免手术费,同时发放生活补助。在丁老师帮助下,小女孩终于告别了唇裂,变成了一名健康、健全的女孩子。2009年,在丁老师的鼓励下,小女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法制歌曲进校园比赛,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。小女孩的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。
2010年,丁老师接触了一名叫丁文祥的11岁学生,这个学生冲动、自制力差、情绪化,丁老师用了一年时间去改变丁文祥,让他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观。丁老师将事迹写成《丁文祥的转变》获谯城区中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征文活动小学组鼓励奖。
丁老师说:“我是一名农村教师,在这一平凡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年,在三十年平凡的教学工作中,我爱我的岗位,我爱我的学生,特别是那些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学生,我更是给予他们比别的孩子更多的关爱。”
33年讲台生涯不辱使命
从1984年开始,丁成宽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已经有33年了,从书生到书匠,丁老师说“我可以说是没落下一个环节。”1984年7月,丁成宽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进入张庄小学,从三年级教到五年级,最后把张庄小学教成了一所完全小学。
因为教师偏少,丁成宽不仅是“全科”老师,“语文、数学、自然、地理都教”,还兼任学校的会计、教务主任,最后连校长职务也接过来了。2000年,丁成宽调入李集中学,任校长兼党组书记,2003年,又调入颜集镇教办室,目前任颜集中心小学教务处主任。
无论兼任多少行政职务,丁成宽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书上,“去年我评上了副高,也算是高级教师了,百分之一点五的比率让我很自豪,算是对我教学成绩的肯定。”
丁老师不仅对学生毫无保留,即使是对“同行”也是倾力相助。丁老师负责指导的李景瑞、张双双、任红光三名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进步很大,已经成为全镇语文骨干教师,三名老师更是在市、区各类比赛中“摘金夺银”。
丁老师不仅没有把他们当做“对手”看待,还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,“师徒结对承载的是责任,我总是本着‘共同学习,一起进步’的理念,在与青年教师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共同进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