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  中国文明网   ●  安徽文明网   ●  文明单位大展台
首页 > 谯城好人
董小咪:坚强乐观不惧挫折 孝老爱亲的好儿媳
时间:2018-05-03     来源:谯城文明网     字体大小( )     打印文本

  人物简介

  董小咪,女,汉族,37岁,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大专文化,是谯城区龙扬镇周寨村的一名村干部。

  文章摘要

  董小咪上高中时,父亲生意受挫,负债十几万,为了替父母分忧,她主动退学,回家帮母亲做小生意。后来,应聘到中心小学,当了一名代课教师。她爱学习,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,深受学校领导和学生喜爱。婚后,考上计生专干,夫妻俩干起了批发干鲜货的生意,夜里一点多忙到八点,白天又要忙村里的工作。2016年6月2日,在婆婆摔成脑出血,丈夫因过量饮酒,大小便失禁,被送到外地医院的情况下,还坚持工作在禁烧战场上。2017年1月15日,家中一场大火,夺走了丈夫的生命,生活的重担落在了董小咪一个人的肩上,她化悲痛为力量,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,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
  正文

  董小咪,讲孝道,知荣辱,多年来用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,用克己奉公的热情努力工作,用朴实无华的温情孝敬婆婆,用坚强与勤奋诠释着善良与孝道。

  董小咪是一个开朗爱笑的人,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坎坷与困苦,但她的脸上时常挂着坚强与倔强的笑容。董小咪于1981年出生在古城镇上,家境富裕,兄妹三人,排行老小,学习成绩好,深受父母的疼爱。1996年在亳州二中上学时,父亲在生意上的失利让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云,家中负债十几万,父亲一蹶不振,母亲以泪洗面,父母为此争吵不断,家里失去了往日的温馨。为了帮家里摆脱困境,她含泪放弃了学业,回家帮母亲做点小生意维持家计。生活的窘迫没让她放弃梦想,辍学不久,她就应聘到镇中心小学做了一名代课教师,圆了自己的教师梦。在任教期间,她倍加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,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,主持过多场文艺活动,深受校领导和师生的喜爱。2000年全区教师超编,她无奈地离开了喜爱的讲台。

  2000年,她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嫁给了一贫如洗、家境贫寒的恋人卢向东。当时卢向东刚从部队转业,没有工作,父亲离世,母亲靠种几亩地维持生活,家中只有几间青砖瓦房。倔强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,义无反顾地坚信:好儿不吃分家饭,好女不穿嫁妆衣,只要自己肯努力,一切都会有的。

  婚后,她坚持跟着婆婆一起生活,并参加了乡镇招聘女计生专干考试,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,成为了周寨村的一名村干部。那时计生工作繁重,待遇又低,每月仅120元的工资,连儿子的奶粉钱都不够,她就鼓励丈夫试着经营父亲以前批发干鲜货的生意。因为批发生意都是在夜间和早上,不会耽误干工作。就这样他们夫妻二人每天在夜里一点半起床,忙到早上8点左右,丈夫回家休息,她去村里工作。从最初的摆地摊到有了店面,夫妻俩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。日子虽然很苦很累,但她觉得能和爱人一起建造自已的家是快乐的。通过夫妻的共同努力,家里建起了三层楼房,还买了一辆拉货的车。可生活好了,丈夫却染上了酗酒的坏习惯,经常酒后无故招惹是非,后来由于饮酒过多造成酒精中毒,时常发生短暂的昏厥。董小咪不再放心让丈夫开车拉货,可为了负担儿子在国际部上学的昂贵费用,她倔强的把进货送货的担子挑了起来。无数个深夜,她独自驾车奔波在周边城市,大小批发市场里都有她瘦小的身影。为了不耽误工作,她比以前起得更早。有时工作和生意都忙时,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。极度疲惫时就在拉货的路上,趴在方向盘上,把手机放在耳边定5分钟的闹铃休息一会。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,她从不抱怨,也不轻言放弃,更不曾流泪。那时她笑着对自己说:无论生活有多少磨难,只要在心中种下一片向日葵,明天就会阳光灿烂!谁知世事难料,2016年6月2日,婆婆不慎从楼梯跌落,摔成严重脑积血,被送到人民医院救治。然而祸不单行,在婆婆住院的第二天,丈夫因饮酒超量,大小便失禁,不省人事,当地医院不给收治。董小咪安顿好婆婆,在亲戚的帮助下连夜把丈夫送到淮北市戒酒医院进行救治。时值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,她还有2000亩的禁烧任务,她给丈夫请了护工,就匆匆赶回了家。那时她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,不巧的是儿子学校突然停电,学校要求家长到校接孩子,她实在是太累了,就向老师求助。老师了解了情况后,把孩子接到家中留宿。那晚,开朗乐观的她躲在禁烧指挥棚里泪流满面,心酸的泪水里有对儿子的愧疚,有对婆婆的担忧,也有对丈夫的牵挂,还有一份无助!

  所幸的是,经过积极救治,婆婆和丈夫都相继康复出院,疲惫的她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。可谁曾不幸的事于2017年1月15日再次降临。那晚,董小咪和往常一样夜间外出拉货,家里发生了意外,无情的大火带走了丈夫年轻的生命。站在事故的现场,这个坚强倔强的女人放声痛哭,那一刻她想流尽所有的泪水为爱人洗去脸上的灰尘,那一刻她想用尽全身力气呐喊,希望爱人能醒来!可现实是残酷的,面对年迈伤痛的婆婆和刚刚懂事的儿子,她再一次选择了坚强!忍着悲痛,噙着泪水送走了丈夫。她劝慰婆婆说:“妈,我们都不要再悲伤,我永远是你的依靠,东子在时我只尽一份孝,他不在了我要尽两份孝,因为我要替他再尽一份”。朴实的话语里透着坚定与善良!丈夫离世后,朋友劝她再找个合适的人重新生活,可她一直坚守当初和爱人一起许下不离不弃、生死相依的承诺。她说婆婆和儿子是她的天,她是婆婆和儿子的依靠,只要他们是快乐的,自己就是幸福的。她把命运的折磨当成了生命的奖赏,在逆境中学会了坚韧和坚强。

  她的孝顺和坚强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,在她的影响下,十四岁的儿子有了比同龄孩子更多的成熟,也有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懂事和善解人意。假期里儿子主动陪她拉货打理生意,还和她打趣说“妈,将来我也要娶一个和你一样善良能干的媳妇”儿子的贴心与宽慰给了她很多的安慰,也让她更坚定地撑起这个摇曳的家。

  在工作中,董小咪又是一个勇于担当,克己奉公的人。她所在的周寨村是贫困村,有8000亩土地,11个自然庄,71户贫困户,可干部只有5人,工作多,任务重,董小咪主动承包了三个自然村的清洁工程,2000亩的秸秆禁烧任务,联系帮扶了25户贫困户。工作中她任劳任怨,埋头苦干,2004年被区计生委评委优秀专干,2006年入党,2009年通过大专考试,2013年兼任村维稳调解员,多次化解邻里矛盾,受到群众的赞誉。2016年负责村党建和兼任书香村居工作,2017年被推选为村第一届妇联主席,同年被区评为书香村居和维稳治安先进个人。2016和2017是脱贫攻坚、秸秆禁烧、清洁工程最为紧张的一年,也是她最为悲痛的一年,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失去爱人的伤痛,她用纯朴和坚强践行着自己高贵的品德,用真情演绎着感人的亲情故事,她的事迹给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,是当今孝老爱亲的楷模,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!

  主办单位:谯城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
皖ICP备16019235号
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